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全景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建于1912年,迄今已走過110年的滄桑歷程。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近年來,醫院緊緊圍繞質量安全、優質服務、科研教學、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主動作為、加速發展,現已形成“人有專長、科有特色、院有重點”的發展格局,各項建設成果凸顯、成績斐然,在新時代征程上跑出了與時俱進的發展新速度。經過歷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這所百年老院處處呈現著勃勃生機。

簡約古樸的歐式建筑,正是這所醫院經歷了百余年的歷史見證
8月23日,筆者走進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整個院內景色郁郁蔥蔥,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四化”一體式院景院貌很是漂亮,而靠近該院東門的一組古建筑尤為顯眼,青磚碧瓦,飛檐挑角,簡約古樸的歐式建造風格,正是這所醫院風雨百年的歷史見證。
從小在醫院長大的李秀武老人,如今已經91歲。他曾是院傳染病科副主任醫師,他們家三代人中有16人在該院工作過。
說起該院的變化,李秀武激動地說,用“翻天覆地”四個字形容一點也不夸張。他說,那時醫院最高的樓房只有三層青磚碧瓦的小樓,其余都是星星點點的小平房。那時連開會的地方都沒有,一說開會都是去操場開。
同樣,見證醫院變化發展的胸外科主任醫師朱富國說,他們科室成立于1978年,當時只有2名醫師,10張病床。讓他記憶猶新的是,當時整個醫院只有3個手術間,而且只能做闌尾炎、疝氣、眼外科及簡單的口腔治療等手術,發展到現在可完成絕大多數三、四級手術,且很多已達到省級先進水平,部分已達到國家級先進水平。那時醫院一年也就做200多例手術,現在一天就可做300多例手術。“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全實現了。”走訪中,多名醫院老員工不斷感嘆道。
隨著醫院不斷變化發展,該院在保存醫院歷史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先后建成門診樓、病房樓、兒科醫技培訓中心綜合樓等13個醫用建筑用房,5座古建筑群分布在院區。醫院的建筑從原來最高的3層發展到現在的17層,建筑面積從9000平方米拓展到現在24萬多平方米。

培育重點學科引進人才 提升核心競爭力
1985年醫院首例體外循環心內直視術、舌癌根治術、口底修復舌術三項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業務技能水平的提升。目前,心腦血管介入診療、腔鏡微創、急危重癥監護搶救技術在醫院落地生根,一個又一個“商丘首例”被創造出來。
據該院曾經負責編寫院志的退休老職工郭來喜介紹,該院從1980年開設?崎T診、?撇》康1990年成為河南省兒麻后遺癥手術矯治技術指導分中心和省白內障復明手術指導分中心;從3個“國”字號培訓基地、11個醫學救治中心到商丘市遠程醫學分中心依托醫院,再到目前ICU、PICU等重癥醫學科標準化建設,醫院已形成學科齊全、診療水平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明顯提升的救治體系。
郭來喜說,尤其是2010年12月韓傳恩任院長后,工作抓得非常具體,對醫院的發展進行超前規劃,把開展標志性技術作為醫院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并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完善重點學科管理規定,極大地提升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2016年12月該院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獲批成為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小兒內科學、眼科學、內分泌學獲批為河南省醫學重點(培育)學科,實現了該院在省級重點學科建設方面歷史性的突破。
2018年,在韓傳恩的帶領下,該院以完善和壯大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為切入點,提升危重癥救治能力,并成功創建高級腦卒中中心,進一步擴大了該院在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的輻射影響力。
按照2019年工作計劃,該院對內分泌科進行改造組建MMC并投入使用;兒科呼吸內鏡常規開展;組建了呼吸介入病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內鏡業務進一步加強;發揮ICU的作用,提高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分子病理實驗室投入使用,填補了該院標準化分子生物實驗室的空白,為臨床診斷提供科學依據。
“很難想象,僅僅在10多年前,醫院連規范的重癥病房都沒有,僅有的兩臺呼吸機也成了醫院的‘寶貝’。而‘十年磨一劍’,通過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探索建立分層、分類人才評價體系,營造良好環境吸引人才,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和醫療設備,不斷提升技術實力,持續開展全員業務大練兵、崗位技能大賽等,如今醫院名醫匯聚、精英薈萃,正全力構筑醫學人才高地。”該院醫務部主任陳坤峰說,如今,醫院現有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423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河南省優秀專家1人,商丘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
目前,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有臨床科室(病區)66個、醫技科室23個和2個省重點學科、3個省重點培育學科、3個國家級基地、17個市重點學科,醫院現已成為商丘市重癥救治中心,綜合實力在全市領先,專業水平躋身河南省內一流。

堅持“患者至上”理念 不斷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商丘作為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隨著高鐵的開通和高速公路的日益完善,交通樞紐地位日益凸顯,全市960萬人口就近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在看病就
醫時更加注重心理感受,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
自2011年以來,醫院連續開展“兩圍繞”服務活動,即,行管科室圍繞一線服務,醫護人員圍繞患者服務。醫院將第一年“兩圍繞”服務的主題定為“溫馨服務”。從此,“3床”“5床”等冷冰冰的喊床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奶奶”“大伯”“阿姨”“小朋友”……隨著稱呼的改變,醫患之間的心理距離被越拉越近。
此外,該院門診大廳還開展了一項“亮點”工作——“十三一”關愛模式,即距離患者10米時即給予關注,距離患者3米時主動問候,1米時主動提供幫扶。這項舉措讓很多初次來院就醫的患者感受到溫暖和關懷。在全面開展優質護理的同時,全院護理隊伍開展了“333”關愛病人活動,即走在紅燈呼叫前、想在病人需要前、做在病人開口前;心中有病人——能想到,眼中有病人——能看到,耳邊有病人——能聽到;護理病人常規化、服務病人個體化、健康教育專病化。
該院每年一個服務主題,2012年的“主動服務”、2013年的“親情服務”、2014年的“提升服務”、2015年的“感動服務”、2016年的“精細服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已經讓“兩圍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員工心中,也讓患者真切地感受到來自醫院的變化。“這個醫院不僅醫療水平高,服務也非常好”成為患者對該院的普遍評價。
如今,通過醫院不懈的努力,心血管、神經疾病、兒童三個專業已被省衛生健康委批準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與河南省兒童醫院合作,共同建設河南省兒童醫院商丘醫院,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并投入使用,醫院以此為抓手,推動心血管、神經疾病、重癥醫學、腫瘤、骨科等一批優勢學科的建設發展,全力推進省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百年風雨兼程,百年輝煌不斷。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從一個弱小的圣保羅醫院到今天現代化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幾代人的奮斗與奉獻鑄就了今日的輝煌。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創新主基調,調結構、保安全、促發展,努力打造技術精湛、質量過硬、服務高效、管理精細、滿意度較高的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