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傳恩與援鄂專家交流工作

繡面黨旗獻給黨

為河南省首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吳靜芳銅像揭幕

歡迎支援商丘市方艙醫院醫療隊歸來

豫鄂一家親
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由夢想變為現實!
經過十年努力,2021年,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入圍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這是河南省5個區域醫療中心之一。
這十年,是奮發圖強的十年,是砥礪奮進的十年,是一路高歌的十年,更是跨越發展的十年!
目前,該院的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小兒內科學、眼科學、內分泌學等5個學科已發展成為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
該院成功創建壯大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癥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五大中心。
該院已成為商丘市重癥救治中心,綜合實力在商丘市處于領先水平,專業水平躋身河南省內一流。
持續十年,用毅力與汗水澆灌出“兩圍繞”服務品牌,贏得了群眾的滿意和認可。
逆行出征,馳援武漢,用責任和義務托起了該院在大疫面前的使命與擔當。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表示:“新的使命,新的征程已經開啟,面對未來,我們一定要把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名副其實打造好,把商丘的‘醫學高地’打造得更高!為‘健康商丘’做出更大奉獻!”
在抗疫中錘煉“最強戰隊”
用責任與擔當奏響生命樂章
己亥末,庚子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荊楚大地,緊急時刻,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這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醫院,挺身而出!
2020年2月21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傳恩作為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總隊長,率領該院62名醫療隊員和其他地市人員共計173名隊員,逆行出征,馳援武漢。39個日日夜夜,他們用最大的力量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在武漢,該醫療隊提出“以老帶新,以強帶弱,以?茙ЬC合,兼顧區域性”的組隊原則,積極與4個國家醫療隊和1個方艙醫院對接,形成“4+1”的戰斗隊形。經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機關黨委批準,該醫療隊及時成立了臨時黨總支,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隨后,該院先后有26名隊員火線入黨。該醫療隊與4個國家隊共同管理7個病區,重癥床位252張,治愈出院344人,其中重癥患者193人,危重癥患者7人。
同時,該醫療隊還創造性地開展“話療”,減輕了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構建了良好的醫患關系。該醫療隊加強與其他醫療隊團結協作,特別是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團隊合作的危重癥救治1組,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得到李蘭娟的好評。
2021年8月13日,隨著一道道隔離帶拉起,這所百年老院因疫情進入封閉狀態。根據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安排,1000多名患者陸續被轉運至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治療。其中,一部分無法撤離的重癥患者留在該院接受治療,該院克服因封閉導致的諸多不便,委派技術精良的醫務人員參加救治。他們克服自身被隔離、心理上及各方面的壓力,24小時繃緊救治這根弦,全力守護重癥患者的“生命線”。而在各臨時隔離點,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用愛守護著隔離點的群眾,為大家筑起了一座堅強的抗疫“堡壘”。
2022年7月28日上午,該院接到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要求迅速委派300名核酸采樣人員支援民權縣核酸檢測。該院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迅速組建了由303人組成的核酸采樣醫療隊奔赴一線。該醫療隊冒雨出征,按時到達民權縣指定位置。接下來,該院又派出多支醫療隊支援寧陵縣、虞城縣等,為抗擊疫情做出突出貢獻。
無論身處何種境地,該院醫務人員牢記醫者初心與使命,用實際行動奏響了一曲曲生命交響樂!
秉承“患者至上”理念
打造“兩圍繞”服務品牌
自2011年以來,該院連續開展了“兩圍繞”服務模式,即行管科室圍繞一線服務,醫務人員圍繞患者服務。“兩圍繞”服務每年分別制定具體、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從動員部署、督導檢查、反饋整改、正負激勵法,到服務水平提升,塑造了一個新型的優質服務攀升鏈。
該院職工清楚地記得,第一年該院將主題定為“溫馨服務”,首當其沖的是與患者“零距離”接觸的窗口部門和人員:掛號、收費窗口、藥房、分診臺,坐診的醫生、護士、保潔、保安……
能不能給患者一個笑臉、一聲問候?
從此,在該院能夠經常聽到“請”字,和“大媽”“大叔”“小朋友”等親切的稱呼,也看到了更多患者的笑臉。
接下來,2012年的“主動服務”、2013年的“親情服務”、2014年的“提升服務”、2015年的“感動服務”、2016年的“精細服務”……
該院一年一個主題,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踐行著每一個階段性目標。隨之而來的,是該院設立24小時轉診預約專線電話、開展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開設便民門診、開展衛生支農和對口幫扶工作、加強精細化管理、建立預約診療制度、打造智慧醫院、加強學科建設……
該院創新服務舉措,在病區推行“自助入院”“床旁結算”等措施,完善了預約、充值、查詢、退費等功能,為患者就醫提供了諸多便利。
借力智慧醫院建設,提高患者就診舒適度。該院通過手機端完成診間支付、查詢檢查結果、病案復印郵寄服務等,解決了患者就診過程中的“煩心事”,不斷提高患者的就診滿意度。
該院加強門診患者利用身份證建卡就診宣傳,引導門診患者用身份證建就診卡,解決了患者一人多卡而導致的不能預約、不能就診及往返多跑路等問題。該院調整增加門診診室,解決高峰時段患者擁擠問題;在就診流程上做“減法”,在醫療服務上做“加法”,實現讓來院患者就診“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承諾;讓“兩圍繞”服務成為好品牌,改善了患者的就醫感受。
該院每年一個目標,每年一個主題,把好的做法積累下來,把近期目標都變成長期目標,形成疊加效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今年,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開展了‘豫文明 豫健康’優質服務品牌推選活動,‘兩圍繞’服務活動,將代表醫院參選。”韓傳恩如是說。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供支撐
“人才是醫院前進與發展的不竭動力。多年來,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堅持以人為本,探討人才的分層次管理,有目標、有計劃、科學合理地制定人才分層次管理措施;關注人才引進、培養與使用,做到人盡其才。”韓傳恩說。
十年磨一劍。該院通過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探索建立分層、分類人才評價體系,營造良好環境吸引人才;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和醫療設備,不斷提升技術實力;持續開展全員業務大練兵、崗位技能大賽,挑戰手術極限。如今,該院名醫匯聚、精英薈萃,正全力構筑醫學人才高地。
為了引進高層次人才,該院出臺多項優惠政策,不僅對引進博士研究生給予住房、安家費、津貼等補助,還在職稱晉升方面,給予不受指標限制的福利。
如今,該院有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346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河南省優秀專家1人,商丘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7人。
做好醫院的人才工作,穩定和用好現有人才是基礎,引進人才是補充。因此,該院樹立了柔性引才理念。“柔性引進人才是指不為所有,但為所用。”韓傳恩說。
近幾年,該院從注重規模擴大轉向注重質量提升、重視學科建設、重視人才引進、重視設備配置、重視技術創新等,先后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洽談,建立了常年業務協作關系;同時聘請多名國內專家為該院名譽主任或教授,以提高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
該院實行柔性引進人才戰略,先后選派優秀中青年醫生46人次到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專項技術;選派40余名業務骨干參加國家、省級學術會議及培訓班,提高專業技術能力,有效促進專業學科發展;采取層級培訓的方式進行全員培訓。
該院對新入職員工、醫藥技術人員、輪轉醫師進行崗前培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高年資住院醫師到心電圖、核磁、超聲、急診、影像等中心進行技能培訓;選派主治醫師以上人員和技術骨干到國內外知名醫院學習;邀請外院知名專家來院舉辦知識講座,為醫療、科研、教學、管理培養后備人才。
這一系列措施的落地生根,為該院提高患者滿意度,實施精細化管理及建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加強學科建設
為健康中原建設貢獻力量
7月2日,商丘市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由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冠心病/心臟起搏器科團隊在全院多學科協助下成功完成,開啟了該院微創不開胸換瓣的新篇章。
該男性患者66歲,10年來反復胸痛、胸悶,已不能正常行走。該患者入院時血壓低至80/4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經心臟超聲診斷,提示其主動脈瓣重度狹窄,造成重度心功能衰竭,心臟已無法正常射血,導致大量胸腔積液、心包積液。
鑒于患者的病情已經無法耐受外科開胸手術,而不開胸換瓣術則成了患者生存的一線生機。經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專家遠程會診后,考慮患者外科開胸手術危險大,屬于TAVR適應證。由于該市尚未有完成TAVR手術的先例,經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患者家屬表示信任,要求在該院實施手術。
為保證手術安全,科主任許學升、副主任趙輝、護士長洪梓玲組織科室團隊經過多次討論后,立即向醫務部匯報患者的病情。醫務部組織心血管外科、麻醉科、超聲科等科室進行了會診,制定術前評估、術中預案等方案,全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7月2日早晨,該科室護理團隊為患者做好術前護理準備,并對其進行了心理疏導等人文關懷,消除了患者的焦慮情緒。10時,手術正式開始,歷經2小時,手術取得成功。48小時后,該患者可下地活動;6天后,患者可步行出院,手術達到預期效果。
該手術能夠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院心臟瓣膜病的診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也為該院建設河南省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了解,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于2021年4月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簽訂合作協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專家團隊進駐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技術幫扶工作。其間,專家團隊就成功完成了30余例復雜、重癥的心臟大血管手術。
近年來,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了落實公立醫院改革任務,深化發展核心動力,圍繞人才、學科建設、科研、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不斷發力。
目前,該院學科建設和標志性技術應用取得新突破。該院以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為依托,進一步強化醫院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對該院省級、市級重點學科,以及科研人員、科技項目進行了表彰;依托國家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胸痛中心、中國抗癲癇協會腦電圖培訓基地等,助力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組織申報神經疾病、兒科、心血管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實施名醫、名科、名院“三名戰略”,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該院成立了“王建民名醫工作室”“曹輝名醫工作室”和“肺結節診療中心”,并正式掛牌運行,為名醫強科、名科強院奠定了基礎。
在科研方面,該院通過河南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現場審核,“分子傳染病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分子病理中心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生殖健康醫療中心”順利通過考核驗收。
今年3月19日14時28分,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哭聲,一個足月健康的男嬰順利出生。這是該院首個通過夫精人工授精成功懷孕的嬰兒,也是該院獲批“夫精人工授精技術”試運行資質以來首個順利分娩的男嬰。
“夫精人工授精技術”即使用丈夫的精液,而非來自第三方精子庫。將丈夫的精液經過精選獲得優質精液,通過監測女方排卵,在有優質卵泡破裂時將丈夫的精液放入女方宮腔,即完成人工授精過程。夫精人工授精是最接近自然妊娠的一種助孕方式,比自然懷孕的成功率高。目前,該院生殖醫學中心“夫精人工授精技術”通過國家相關部門批準試運行以來,已成功實施人工授精助孕技術121人次,受孕人數22人,成功率達18.18%。
目前,該院是商丘市唯一一家可以開展夫精人工授精助孕的醫院,可在男女不孕不育、月經失調、自然流產、男性精液異常及男女孕前優生優育等提供全方位的診治和咨詢。
該院通過不懈努力,獲得了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等榮譽;建設了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首批國家級神經介入建設中心、全市超聲醫學質量控制中心等;創傷性脾破裂治療取得新突破、疑難重癥救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醫院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在采訪中,該院胃腸肝膽外科三病區主任李俊江告訴記者,他曾經接診一名醫院的護士小蓉,因為肥胖出現了血壓偏高、中度脂肪肝、內分泌失調等癥狀。經過診斷,李俊江告訴小蓉,要想徹底減重,需要切掉一部分胃。幾經考慮后,小蓉決定放手一搏。
李俊江帶領醫療團隊為她制定了科學的治療方案。術后,她的恢復情況良好,很快就正常上班了。術后,小蓉按照醫囑控制飲食,體重下降情況達到了預期效果。接下來,小蓉談了男朋友,半年后結婚;一年后,小寶貝順利降生。
據李俊江介紹,減重手術全稱為腹腔鏡下減重降糖代謝手術,用于治療肥胖及2型糖尿病,是通過對胃腸道的重塑和改建,達到限制攝入、減少吸收、減輕饑餓感、調整內分泌、改善代謝,從而實現治療肥胖癥、睡眠呼吸暫停、多囊卵巢等慢性代謝性疾病的外科治療方法。手術方式主要以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和胃旁路術為主,其中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占比較高。該病區至今已完成近百例。術后,經過隨訪,患者的減重降糖效果明顯,受到了患者的好評。
2021年,經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批準,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神經疾病、兒童3個專業被批準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該中心建設是打造省級高水平醫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措施。省級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落戶該院,標志著心血管學科的發展邁入“快車道”。
依托河南省兒童醫院商丘醫院建設項目,該院成立河南省兒童醫院商丘醫院,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并以此為抓手,推動該院心血管、神經疾病、重癥醫學、腫瘤、骨科等一批優勢學科的建設發展,建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在砥礪中奮進,在穩步中前行。該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愛嬰醫院、河南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100多項。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韓傳恩說,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院職工將始終以“重德、敬業、求實、創新”的院訓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把“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貫穿于醫療服務的每個環節,把人文關懷貫穿醫療服務的全過程,全力打造技術前沿化、管理規范化、服務親情化的醫院,踐行救死扶傷的醫者使命,全力創建現代化、數字化、智慧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以嶄新的面貌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